(深夜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脸上,指尖无意识地下拉刷新。突然,一条#某顶流剧组霸凌实锤#的词条窜上热搜,你点开偷拍的视频,听见场务摔道具的巨响里夹杂着方言脏话)
凌晨三点,某影视基地的馄饨摊还在冒热气。群演小张蹲在马路牙子上刷到这条热搜时,正巧看见视频里被马赛克的女主角穿着戏服从保姆车下来。他认出那双镶钻高跟鞋——两小时前还踩在场务小哥递错的通告单上。
吃瓜群里瞬间出257条消息。有人扒出去年该剧组用消防通道堆放烟花的举报截图,有人翻出女星采访时说"最讨厌耍大牌的人"的cut。豆瓣八组已经建起九宫格长帖,某瓣友信誓旦旦说亲眼见过她在机场把保温杯砸向粉丝。
(此刻某五星酒店套房里,经纪人把平板摔在茶几上:"当时现场就六个人,这视频角度分明是…"话音未落,宣传总监突然盯着监控截图倒吸冷气——道具间的摄像头指示灯,在拍摄日当天诡异地亮着。)
三天后词条神秘消失,但抖音冒出十几个仿妆主,用夸张表情模仿"某S姓女星翻白眼"。B站影视区UP主连夜赶出《娱乐圈职场暴力演变史》,片尾突然插入某品牌宣布解约的声明截图。知乎热榜问题"如何看待共情施暴者"下,2.4万赞回答正分析着心理学中的黑羊效应。
(没人注意到横店某个出租屋里,场务小哥数着到账的二十万转账记录。阳台上的红梅烟头忽明忽暗,他想起那晚副导演拍着他肩膀说:"年轻人要抓住机遇。")